编辑: deskier 时间: 2022-10-22
文:Akizuki
“耶和华对我说,必有灾祸从北方发出,临到这地的一切居民。”——旧约·耶利米书 第一章第十四条
公元 793 年,一个充斥着杀戮和冒险的时代,于英格兰东北部一座与世无争的小岛…林斯蒂法恩岛上拉开了序幕。
在赞美主恩赐的圣歌中沉浸了百余年的修道士们,一直相信大海就是最好的天然屏障,无人可以横渡大海来侵犯他们教会的圣地。然而这样天真想法,在那个夏天彻底消散了,伴随着温暖潮湿的海雾,一艘艘龙头长船将北欧海盗的利刃送向修道士们的脖颈,那一天起所有西欧百姓在睡梦前所祷告的将不再是耶稣,而是祈求战争之神提尔对自己的怜悯。
关于这场单方面的屠杀和掠夺,英国编年史家
Symeon of Durham
在其作品Libellus中是这样记载的:“维京人无情地掠夺并毁灭他们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他们践踏圣物将其视为垃圾、他们挖开祭坛与圣墓将其中所有珍宝都抢走。他们还杀死无力反抗的修士,甚至将其衣服扒光驱赶至人群当中受人侮辱。”
另一名修士更是将北欧海盗比作狼群:“宛如群蜂一般迅捷又凶猛,北方的异教徒携带着前所未见的强大力量恶狠狠地扑向不列颠岛;随即又化身为残暴的狼群,在岛上肆意烧杀抢掠所见一切。”
然而惨剧仅仅是接下来长达三百余年历史的开端,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作“维京时代”。
事实上,维京人并不指某一个种族或民族,而是对那一时期离开斯堪的纳维亚土地向外掠夺与探险的北欧人的统称,Viking 的含义就是“掠夺与强盗”,因此“维京人”其实是一种职业,而北欧神话正是促使维京人所向无敌的精神支柱。
或许,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民族的信仰会如同北欧神话一样好战,纵使是信奉毁灭之神湿婆的印度教,也以虔诚赎罪、苦行禁欲为死后开启极乐世界的钥匙。
但在北欧神话的信仰中所有人都以能够英勇战死为荣。
因为奥丁等众神所生活的阿斯加德里有一座宏伟壮丽的英灵殿,而这座宫殿就是被用来款待那些战死沙场的英雄。
奥丁通过预言能力看到未来在阿斯加德将会有一场毁灭一切的大决战,名为“诸神的黄昏”。为了对抗这一末日,奥丁派遣自己的侍女“女武神”在人间选取无畏战死的勇士,将他们带入英灵殿为最终决战做准备。
在预言中末日降临时所有种族都将被毁灭,邪龙尼德霍格将从死尸堆中飞起,世界将会进入长达三年的冬季,火焰恶魔和冰霜巨人终将攻破阿斯加德的城墙,冥界中的亡灵也将蜂拥而出,追逐日月的恶狼将会吞噬它们的光芒让世界陷入无尽的黑暗。
这可能是所有神话故事中最为不幸的结局。
因此,北欧神话奠定了维京人好战且悲观的性格,他们清楚即使是诸神也并非万能的、并非不朽的,伴随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冬季越来越漫长,冬日无尽的黑暗更是让维京人坚信温暖终有一天会彻底消散,他们一定要在浩劫来临之前寻找一片全新的土地。
从那时起,维京人的掠夺从财富、粮食开始转变为领土。
从终死之国涌出的战士们清楚,自己要让子孙们诞生在一片无需担心能否熬过冬季的土地上。
寻找新的土地,在这一信念与目的的驱使下,三百年间维京人的长船与战斧成了所有欧洲王国的梦魇。然而在何处定居这件事上,不同的维京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他们有的东至君士坦丁堡,有的西至英格兰,这些不同的选择,最终为维京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命运呢?
公元 865 年,坐拥着英格兰北部与芬格兰领土的诺森布里亚国王艾勒,无论如何也没有想过自己将维京领袖朗纳尔扔进蛇坑处死的行为,不但没有阻碍维京人侵略英格兰的步伐,反而加速了自己王国覆灭的命运。
朗纳尔的儿子们“无骨者”伊瓦尔、“勇士”比约恩、“白衫”哈夫丹以及“蛇眼”西格德在得知父亲死讯后集结了一支大军誓要报杀父之仇。这批维京雄狮仅用了十三年就征服了当时大半个英格兰,有三个国家都被维京人所控制。
而诺森布里亚国王艾勒则被伊瓦尔以“血鹰”之刑处死,这种充满报复意味的北欧酷刑将他的胸腔从背后切开,折断肋骨将肺部拉出体腔,形成一个老鹰展翅的形状最终惨死。
整个英格兰没有人能够阻挡维京雄狮的南下,直到公元
878
年,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也就是如今英格兰人尊称的“英国国父”,利用持续不断地小规模骚扰战术击垮了长线作战的维京人,这些小规模的胜利使从未尝得胜利果实的英格兰士兵们士气高涨,在爱丁顿战役中一鼓作气击败了当时的维京领袖古斯伦,才避免了整个英格兰沦陷的命运。
那之后维京领袖古斯伦同意了言和,保留了威塞克斯王国,并占有除此之外的其他英格兰领土。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认为阿尔弗雷德实际上并没有获胜,他只不过是让自己的国家苟活下来了。然而阿尔弗雷德的精明并不在于取得一时的军事胜利,而是想要从文化和血统上将维京人彻底铲除。
在议和协议中,阿尔弗雷德要求维京领袖古斯伦信奉基督教,并为古斯伦和他最有名的三十名手下洗礼,古斯伦从此获得了一个基督教名字“埃塞尔斯坦”,此外阿尔弗雷德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古斯伦,促进了维京人与当地人的联姻。
无独有偶,公元
885
年四万名维京战士一路杀到巴黎,但是久攻不破,因此在诺曼这一地建立起了军事要塞准备长期围堵巴黎。然而查理大帝的子孙见状却直接将一片领土封给了围攻巴黎的维京士兵们,并允许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王国,诺曼王国就此出现,突然获得土地与承认的维京人,开始称呼自己为诺曼人,而后来其他人称这片土地叫“诺曼底”。
向东进发的维京人则来到了今日俄罗斯、乌克兰的领地,他们在那里建立了留里克王朝,称呼自己为瓦良格人,并于当地东斯拉夫人融合最终成为了当今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的祖先。
可以看到,在面对维京人残忍地侵略时,当时的欧洲国家并没有选择与其死战到底,而是在追求双方共同和平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避让战争。而另一方面,留在欧洲大陆定居的维京人们,也开始不再承认自己海盗的血统,他们称呼自己为“诺曼人”、“瓦良格人”,他们遗忘了北欧诸神以及英灵殿的信仰,转而开始信奉基督教、接受教会的洗礼,与当地人通婚,最终失去了北欧人民勇猛的特性。
直到 1066 年黑斯廷战役中哈罗德·格温森被一箭夺取了性命,欧洲最后一名真正的维京人从此消失了。
然而还有一少部分维京人没有选择在欧洲大陆的甜蜜乡中醉生梦死,他们先后发现了冰岛、格陵兰岛甚至还有美洲大陆。
梦想着新大陆的维京人驾驶着长船来到了冰岛和格陵兰岛,然而两处常年冰雪覆盖的严峻地理环境并不适合人类生存与定居,但是英勇无畏的维京人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折服,他们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殖民地,并以此为根据地持续向大洋彼岸进行探索。
而探索的最终结果就是坐落于美洲大陆的“文兰”(Vinland),即“美酒之地”。这里远胜于格陵兰岛和冰岛,物产丰富四季如春。
这是一片被维京人称作宛如人间天堂的地方,其常年绿草如茵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只出现在幻想里,因此有无数史学家对于“文兰”这一地是否存在表示怀疑。
在后来出土的“文兰地图”(至今无法辨别真伪)中也记载了关于冒险者埃里克森如何发现这片大陆的故事。
事实上根据地图描绘的地方,可以发现文兰应该属于现在的纽芬兰,而在纽芬兰也确实发现了维京人的遗迹,因此说维京人首次发现美洲大陆的说法也可以说是正确的。
身处海外的维京人建立起了由格陵兰-文兰到的殖民地。
但一切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一方面,格陵兰岛上地形崎岖,植被稀疏,人类基本无法在此长期生活,这里既没有广袤的牧场,也没有足够的木材和耕地,这也导致了他们可以建造的船只不多,不能派遣大量的维京人登陆海另一边的“文兰”。
另一方面,登陆文兰的维京人力量不够,没法征服奋勇反抗的原住民,导致最终没能在那里建立起真正的殖民地,这样一来格陵兰岛的生存只能依靠和欧洲维京王国的贸易航线了。
随着公元 11 世纪开始,黑斯廷战役的失败使得这条贸易航线也最终被切断,格陵兰岛上的居民被全世界给遗忘了。被世界所抛弃的最后一批维京人他们只能坚守在这片荒芜的格陵兰土地上,让自己最后的生命归于这茫茫雪原。
与外部世界隔离的同时,格陵兰的气候也开始恶化,14 世纪中叶开始世界进入“小冰河世纪”,全球气温变低,刺骨的寒冷不断侵蚀着格陵兰上居民最后生命线。饥荒随着严寒一并来临,没有人能够熬过这个无尽的冬天。
从后来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人骨上可以看出,到了维京文明的末期,格陵兰的维京人能活到 18 岁的都是少之又少,而活下来的人中还有一半在 30 岁之前就死掉了,男女平均身高还不到 1.5 米。
从那以后格陵兰岛再也没有任何音讯。
时代最后的维京人,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永远地消失了。
如今再看奥丁的预言,“永无止尽的冬季”、“漫长的黑夜”,人们终于明白或许一切都如神之所说:
维京人在征战之中将自己的血统遗忘,与外族融合,改信基督抛弃了英灵殿的荣耀,导致北欧诸神最终输掉了决战,从而为身在异国他乡仅存的维京人,降临了刺骨寒冬,将一切都彻底摧毁。
然而真的是如此吗?
维京人用其三百年间的征服和冒险,成为了现代文明最有魅力的一个传说。有无数文学作品、艺术作品都极力描绘那个时代维京海盗的异域风情,甚至美国宇航局的飞船探测器都用“维京”来命名,为的就是希望能有维京人一样的冒险精神。
电子游戏中也有无数作品在试图给现代人重现那一时期维京人的风貌,11 月 10 日发售的刺客信条:英灵殿就将带领玩家重回“无骨者”伊瓦尔征服英格兰大陆的故事。
我想,生命或许有尽头,但是这股精神与响亮的名声一定可以永久保留下来。